南安鄉賢遍布全球,在外南安商業精英在全國閥門、水暖、家具等行業內占據重要的市場份額。近年來,南安吹響“回歸創業”的號角,形成回歸創業熱潮。為了進一步提高服務覆蓋面,提升南安在外鄉賢的回歸創業熱情,5月4日,南安市委市政府研究通過了《南安市拓展“鄉賢經濟”回歸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并成立專門服務機構。本文由黃山良業轉載發布;本公司主要生產各類智能型,標準型,防爆型,整體型,調節型,快關型,雙速型,調速型,220V型,直流型,非標型閥門電動裝置,閥門電動執行器,智能型閥門電動執行機構,閥門電裝,閥門電動頭,水輪機手電動調速器,閥門扭矩測試設備等;公司旗下品牌有良業和立美克,歡迎垂詢合作。
記者了解到,截至昨日,短短半個多月時間,已有10家回歸企業完成工商注冊,意向回歸企業800多家。
建立聯席辦提供“保姆式”服務
“鄉賢回鄉投資后,能享受到哪些優惠政策?”“項目要落地,我們需要提供哪些材料”……日前,記者在位于南安市行政服務中心的南安市“鄉賢經濟”回歸工作聯席辦服務中心看到,洪瀨鎮鎮長黃子牙、省新鎮鎮長王衛陽分別帶著當地在外鄉賢杭州商會會長徐進良、太原南安商會會長尤建軍等一行人,正向服務中心工作人員了解落地創業項目的詳細事宜。
服務中心內有一塊方形桌,能容納約10人就座。一波前來咨詢的鄉鎮領導、鄉賢剛了解完,又有另一波人進門,人多的時候甚至要借用隔壁辦公室。“茶水都來不及更換。”服務中心工作人員笑著說。
“上周政策剛出臺時,我們一天要舉辦五六場咨詢會。市領導帶隊赴各異地商會宣傳推介后,每天來咨詢的鄉賢更多了。”南安市園區開發建設集團負責人、南安市“鄉賢經濟”回歸工作聯席辦負責人黃俊加說,5月4日《方案》通過后,當天他們就開始全面鋪開工作。為了更好地提供服務,還注冊成立了“鄉賢經濟”創業運營管理平臺——南安市鑫賢投資咨詢有限公司。
“政府牽頭,我們協同相關部門提供市場化的專業服務。”黃俊加說,聯席辦是由南安市委、市政府領導為召集人,南安市委辦、政府辦、財政局、市監局、國稅局、地稅局、郵政局、行政服務中心、園區集團等相關單位為成員的聯席會議制度,掛靠財政局,負責及時協調解決鄉賢回歸創業項目引進后的服務工作。
對于產業回歸項目,各相關單位應提供各項審批服務事項的綠色通道。“每天有回歸創業意向、實際回歸落地注冊的企業數量都在更新。”黃俊加說,目前意向引進回歸企業項目涉及工業、建筑、農業、旅游文化、商貿業等領域。
為了讓回歸項目更快落地,聯席辦服務中心提供一條龍“保姆式”服務,“只要填寫南安市拓展‘鄉賢經濟’回歸工作項目推薦表,提供身份證明,服務中心就可以幫其辦理工商登記等手續,省去鄉賢們跑來跑去的麻煩。”聯席辦服務中心主任蔡家泊說。
鄉賢積極響應多家回歸企業注冊登記中
有好的政策,也需要好的宣傳渠道。本月月初,南安市委市政府及統戰部相關領導便分組帶隊,帶著剛出爐的回歸優惠政策,走訪了杭州、濟南、天津、重慶、六盤水、貴陽、成都、北京等異地商會,開展“鄉賢經濟”回歸宣傳推介工作。
烏鳥反哺思恩情,引鳳歸蘭風聲起。面對家鄉張開的懷抱,大批在外南安商人開始行動。作為一個喝著家鄉水、吃著故鄉飯長大的地道南安人,太原南安商會會長尤建軍時刻惦記著家鄉,“南安‘回歸創業’的課題,我們在外鄉賢歷來積極響應”。
在“鄉賢經濟”宣傳推介活動結束當天,太原南安商會隨即召開商會常務會議,討論回歸計劃,并帶著會員們的意見,回鄉對接。“我們會將家鄉的好政策好好宣傳、一同探討,讓所有在外南企真正清楚家鄉在做什么、如何回歸,鼓勵商會成員積極回鄉投資興業。”尤建軍說。
“南安制定的回歸政策非常好,我們一定會回來參與。”主營水產品加工、數控機械的杭州南安商會會長徐進良打算在南安投資建設,他認為,現在不少南安企業在各自領域發展壯大,作為南安人,應該回饋家鄉這片熱土,讓這片宜商宜居宜住的土地創造出更多價值。
記者了解到,此次首個“鄉賢經濟”回歸項目來自翔云鎮。“其實想法很簡單,就是想為家鄉的社會經濟發展作貢獻。”翔云鎮鄉賢卓先生告訴記者,在回歸政策出臺之前,他已經提前了解,也很感興趣。4月底,他就自行辦理工商注冊等手續,到5月4日全部流程辦好,成為聯席辦成立后的首個異地企業家回歸創業項目。
“我們計劃在南安落地閥門領域的服務安裝公司,開展一系列技術培訓活動。”卓先生告訴記者,項目落地后,不僅能帶動當地經濟發展,還能帶動閥門產業的發展。
“我們鎮在外知名鄉賢有上千人,聽聞家鄉有好政策、好服務,很多企業家都表示希望可以為家鄉建設出份力。”翔云鎮鄉賢經濟辦主任郭振璋介紹,目前還有多家回歸鄉賢企業正在注冊登記中。
聯席辦相關負責人表示,為更好地服務南安異地企業家,將根據企業家回歸創業的具體體量,推行“一企一策”的服務機制,搭建最高效、最便捷的獎勵服務通道。在各類政策咨詢會現場,南安農商銀行也主動派員提供金融方面的咨詢。各落地企業需對各自業務的真實性負責,不得出現虛開增值稅發票等違法違規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