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第二屆世界智能大會分論壇之一的2018中歐城市可持續發展暨智能科技創新論壇今日在梅江會展中心舉行,本次論壇由天津港保稅區管委會承辦,將促進中歐務實合作項目對接,推進中歐產業園建設,搭建對歐合作平臺,促進“地平線2020”中歐城市科研創新實驗室等項目落地,推動實現中歐城市可持續發展和共同繁榮。此次論壇中歐產業園將首次以主人翁的姿態走入公眾視線,一個國際產業合作引領、高端項目加速聚集的國際化產業園區將成為論壇焦點。本文由黃山良業閥門有限公司轉載發布;黃山良業閥門主要生產各類智能型,標準型,防爆型,整體型,調節型,快關型,雙速型,調速型,220V型,直流型,非標型閥門電動裝置,閥門電動執行器,智能型閥門電動執行機構,閥門電裝,閥門電動頭,水輪機手電動調速器,閥門扭矩測試設備等;公司旗下品牌有良業和立美克,歡迎垂詢合作。
“一核五輻”抱團發展
中歐產業園位于天津港保稅區臨港區域,總體規劃面積194平方公里,構建“一核心五輻射區”的空間布局。其中,核心區域總面積115平方公里,五個輻射區域總面積79平方公里。
圍繞《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關于“打造天津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基地”的定位,推進《中國制造2025》與“德國工業4.0”標準體系的銜接,全力打造高端裝備制造產業集群。中歐產業園核心區將發揮引領、帶動、支撐和輻射作用,與五個輻射區協同聯動發展。核心區將重點與歐洲合作建設雙邊交流、科技研發、人才培養、產業轉移、標準體系、金融服務等要素資源平臺。重點建設中歐區域經濟合作中心,開展與歐洲重點區域全方位的交流合作,發揮對外交流的窗口與輻射作用;建設中歐智能制造研究院,與歐洲先進制造產業在科技研發轉化領域開展合作;建設中歐產業園人才培訓及引進基地,引進國際領軍人才并開展國際化人才培養工作;建設中歐產業園國際技術展示及轉移平臺,促進歐洲先進制造產業技術與國內產業界開展國際間合作與技術轉移,推動國際產能合作;建設中歐產業園與國際接軌的質量、標準管理體系,推進《中國制造2025》與“德國工業4.0”標準體系的銜接;設立中歐區域合作產業引導基金,完善園區金融服務體系,為歐洲先進制造企業提供金融支持。
天津港保稅區臨港高新產業發展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中歐合作平臺資源對五個輻射區開放共享,五個輻射區也將結合各自優勢共同參與平臺建設,形成雙向互動、共促發展的格局。
核心引領 開放共享
目前,天津港保稅區轄空港、臨港、海港三片區域,規劃土地面積287.4平方公里,規劃港口岸線約70公里,可實現港口吞吐能力3億噸。
天津港保稅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中歐產業園是天津港保稅區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的重要平臺和抓手,目前,天津港保稅區正在深入推進天津中歐先進制造產業園核心區建設,緊密結合《中國制造2025》行動綱領,緊緊抓住改革開放創新這個根和魂,以高端裝備、智能制造為重點,大力開展科技創新和生產模式、建設模式創新,提升區域制造業核心競爭力。未來,力爭將中歐產業園建設成為全國先進制造研發示范區、中歐區域合作標桿區、中歐高端產業集聚發展領航區,打造成為京津冀協同發展新引擎、國家級對外產業交流合作新平臺。預計到2025年,將中歐產業園建設成為國內領先的先進制造產業園區,發揮國際產業合作引領示范作用,實現高端項目和園區建設模式雙突破。